2017年9月21日下午, 在青島召開的“2017世界華人醫師年會”上舉辦了世界華人中醫醫師協會成立大會,世界華人醫師協會張雁靈會長、石麗英理事長出席會議。世界華人中醫醫師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委員參加了會議。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當選為首任會長,隨之選出14位副會長、1位秘書長、1位副秘書長、65位委員。
張雁靈會長致辭
世界華人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致辭中表示,中醫作為祖國醫學的傳統瑰寶需要不斷發揚光大,為促進海內外中醫藥領域的學術交流,加強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和探索,提升中醫藥在世界醫學領域的影響力,成立世界華人中醫醫師協會是完全必要的,是凝聚力的體現。協會的成立將有助于團結世界華人中醫師,加強溝通和協作,加強中醫領域的交流和發展?,F在,中醫藥受到國家重視,國際認可,正面臨著發展的好機遇,協會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具有特殊重要性。怎樣把世界華人中醫師凝聚在一起,團結在一起,更好的為世界各國人民去服務,這是協會成立的目的和宗旨。
張雁靈會長希望,首先,世界華人中醫醫師協會是一個國際大平臺。世界各地的華人醫師和中醫師都能到平臺上一起交流學習和合作。其次,通過平臺展示好的中醫項目,傳播中醫文化,使之在國外能夠落地、推開、推廣。再次,要利用平臺開展培訓,推進人才教育,開展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會議。張會長強調,協會今后可以在3方面做工作:推廣中醫技術、做好中藥、培養好中醫藥人才。
張雁靈會長為新當選秘書長復旦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院院長董競成頒發聘書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保和副院長受世界華人中醫醫師協會會長張伯禮院士委托在大會上致辭。他指出,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結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在數千年的發展歷史進程中,形成獨特的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是對世界醫學發展的一大貢獻。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疾病譜改變和醫療模式的轉變,中醫藥越來越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在海外,中醫藥具有深厚的民眾基礎,為維護和增進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重視傳統醫藥在本國醫藥衛生體制中的作用。在海內外華人和中醫師的大力推動下,中醫藥國際發展取得了突出成績。
他表示,今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實施,《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一系列國家層面的發展規劃發布,中醫藥事業全面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機遇。今天成立的世界華人中醫醫師協會將是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發展一支重要力量,今后將在加強學術交流和信息共享、加強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加強人才培養、加強標準制定等方面做出努力。
會上,石麗英理事長宣讀了世界華人醫師協會關于成立“世界華人中醫醫師協會”的批復。張雁靈會長為世界華人中醫醫師協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委員頒發了聘書。
學術論壇階段,董競成、周林福、高秀芳、車飛、徐虹、陶凱、尚東、李澤庚、秦倩、賈英杰、唐子惠、戴標、俞建、呂志剛、于衛東、路小云等專家分別作了《中國傳統醫學的基本結構》、《中藥在肺康復中的作用及機理研究》、《冠心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進展》、《加拿大中醫藥的現狀與未來》、《從兒童終末期腎病的腎替代治療到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希望》、《中醫藥干預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實踐》、《中西醫結合多元化微創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醫教協同下中醫藥院校的責任》、《傳統醫學與國際法》、《不忘初心、乘勢而上、共謀中醫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傳統醫學研究》、《海外中西醫融合創新模式探討》、《海派中醫兒科的傳承與現代化》《阿片類受體剪切異構體的鎮痛藥理活性》、《中醫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進展》、《中醫藥要做成品牌形象》的專題報告。